- 作者:
- 来源:
- 日期 : 2017-06-07
超级干货||黄晖编剧四步法(上)
一、剧本是写什么的
剧本是写什么的?这个问题听起来似乎不该成为问题。
但在我的山寨攻略进入正题,即“怎么写剧本”时,首先却不得不先提出这个问题。
这是因为确实有些初学者,并没有弄清这个基本问题,比如我在网上接触过一些编剧爱好者的作品,他们所写的,就似乎还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剧本。
也因此,这个基本的起步问题,就还值得谈一下――当然只针对最初步的初学者而言,稍有经验者,对这一讲的内容可以略过不看。
因为不懂戏剧理论,对这种基础问题,我只能采用案例方式,举例说明。
以下将举到的一些案例中,有一些是网上公开发表的剧本,我拿来作为案例时,事先并未一一征得作者的同意,如果有冒犯之处,还请作者见谅。
案例一:剧本要讲故事
有一个人,写了多个剧本,并持之以恒地在网上发布他的剧本出售消息。
其中有个电视连续剧本,写的是自1921中国共产党建党,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这段历史,属于重大革命题材,他曾将这个剧本的介绍与部分段落发来给我看。但实话说,我只看了几页,就无法再看下去了。
因为我看到的,只是上述年代里,一个个中学历史课本中提到的那些历史事件,被一一用画面罗列出来,看不到故事的主线,看不出情节之间的强烈逻辑,把这个作品称之为剧本实在很勉强,或者把它称为1921-1949年中国重大历史事件汇编,会更准确一些。
至于为什么要用一个剧本来罗列这堆历史事件,我看不出他的目的,如果是为了给观众普及历史知识,我想,观众恐怕更愿意选择看纪录片,或者一本历史教科书吧。
因此,我只能认为他还不知道什么是剧本。
另一个案例,是去年一位网友发给我的剧本,这个剧本大约有点自传体,写一个男生从高中时代暗恋女同学,到大学期间表白,但结果失败了的过程。我不说“故事”,而说“过程”,是因为他整个剧本,虽然写了很长,但来来去去只是他自己的感觉,并没有什么故事情节,更类似于一种青春期的心理日记,而且涉及的人物,也从高中到大学,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个人物关系群。这样的生活或心理流水账,我以为同样不能称之为剧本。
结论一,剧本必须围绕一组中心人物关系,讲一个完整的故事,而不是列举现象。
案例二:剧本故事必须是“猫坐狗垫”的故事。
“猫坐狗垫”这个说法,是我在网上看来的,据说是位国外的编剧高人总结的,他说:猫坐在猫垫上,不是戏,猫坐在狗垫上,就是戏了。
这是我见过的,对戏剧的特点几乎最言简意赅的比喻。换言之,戏剧故事讲的,不是生活的常态,而是生活的特殊。戏剧情节要求“反常”,顺势而为不是戏,反常才是戏。
比如,我有一次在网上看过一个朋友的剧本第一集,这个第一集写的,是汉代有个神医,万人景仰,有天他云游来到一位当太守的朋友家,正遇上太守的夫人难产,神医于是出手,救活了母子二人。
这种故事情节,就属于我们常说的“顺势故事”。因为故事一开头,就已经把神医描绘得万人景仰,这样厉害的神医,解决个区区难产问题,观众自然会认为,那是手到擒来,于是也就没有了悬念,失去了期待感。
我当时曾经为此打过一个比方,说能否反过来写。
比方还是太守夫人难产,全城名医都请来了,也束手无策,正好太医院掌院、天下著名的神医也致仕回到故乡,太守苦求之下,神医才大驾光临,但居然也断言母子只能保一个。就在太守万般无奈,被迫要选择时,在太守家扫了十年地的一个老哑仆突然出了一招,结果母子平安。
太守来感谢老哑仆,哑仆却已悄悄收拾了东西要走,而且突然开了口:“我藏身大人府上,受十年庇佑之恩,不能眼看夫人性命误于庸医之手。但我今天露了行藏,再不走,大祸就要临头了。”
当然这只是打个比方,但如果故事开头变成这样,至少整个事件不再是顺势情节,而成了“猫坐狗垫”,由“反常”带给观众的诸多悬念,也就能吸引观众继续期待你的故事往下发展了。
“猫坐狗垫才是戏”不仅仅可以针对一个具体情节,对戏剧而言,它具有普遍意义。
结论二:剧本故事必须遵循“猫坐狗垫”原则,不同于生活常态的“反常”才是戏。
案例三:讲故事是为了展现人物情感与性格
有位朋友编了一个类似《上海滩》的电视剧故事,讲的是两个智谋惊人的年轻人闯荡旧上海,以智计搏杀于黑帮势力之间的故事。我只看到了他在网上发的故事大概介绍,和开头部分的不到一集剧本。
这位朋友也曾在网上问我的意见,因为不熟,我不好打击他,就劝他去看看电视剧《上海滩》,因为他的故事正好与之类似,而《上海滩》是非常优秀的电视剧,值得学习。
但他告诉我,《上海滩》他已经看过很多遍了,他这个剧本设计的故事情节是极精彩的,最大的长处就在于把两个高手间的斗智招数发挥到了极致,他的目标是接近或达到《越狱》那种水平。
从他话中的意思,我能感觉到《上海滩》似不在话下,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了。因为从他那开头半集剧本来看,他这个剧本的确有完整的故事构架和人物设计,但却还处在“为故事而故事”的阶段。
故事一开头,写的是主角之一,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,告别自己的同学,要去上海滩闯荡发达。
然后这个年轻人就到了上海,到达伊始,立即展开他惊人的谋略,瞄准一个黑帮,施展手段打入其中,从一个赌场伙计开始,一步步克服危机,崭露头角。
但是,一个好端端的大学毕业生为什么要这样做,是什么情感与性格动因趋使他选择了涉黑的人生道路,却没有任何交代――或者此人天生以当上黑社会老大为理想?除此实在无法解释了。
我不知道生活中是不是真有这种天生以黑老大为理想的大学生,但至少,戏剧中这样的人物不成立,因为戏剧讲故事,目的在于表现人物的情感、性格与由此带来的命运,没有了情感动机的行为,观众不会接受。
反过来,《上海滩》中的许文强,也是一个走上了黑社会道路的大学毕业生,但我们可以看到,许文强出场时,从没有想过自己要去当黑社会,而是怀抱着美好的理想,是上海那片土壤,是生活的种种变故,逼迫他身不由己。他滑向黑社会的道路,每一步都有着强烈的情感原因,所以观众能够理解他的选择,并关心他的命运。
港产电影《雷洛传》也是一样:雷洛一开始当警察,并没想过要去贪污,而是努力想做个称职的好警察,但黑暗的警界与社会却不给一个好警察生存的空间,是现实逼迫他放弃了理想,最终成为一个大贪污犯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的每一步选择,都带有强烈的情感与性格动机。
甚至,雷洛到底贪污了多少钱,这根本不是观众关心的问题,观众关心的,是他的情感变化、性格发展。
或者再举一个例:太远的不举了,比如这两年很火的电视剧《亮剑》吧,许多观众看过这部剧甚至不止一遍,但请你随便找一个观众,让他把李云龙打过的仗复述一遍,我敢保证他复述不出来,他能记住的,是李云龙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,是他一切行动不听指挥的率性,是他与赵政委生死相依的战友情等等。
所以,故事情节只是吸引观众看下去的手段,人物情感和人物个性才是打动观众的根本原因。
同样,失去了人物的情感,这位朋友构思的斗智过程再精巧,也是毫无意义的,因为你呈现给观众的,是一个智谋机器,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。
结论三:戏剧不光要有故事,它真正要做的,是探索人性、表达人情,故事情节只是人物情感与性格的载体而已。离开了人物情感与人物性格,故事就没有了立足点,失去了意义。
案例四:情节与情感必须因果一体、互为成败
几年前,有位朋友介绍的编剧爱好者朋友,给我送了一个剧本看。剧本写的是一个警察破银行抢劫案的故事,同时警察也在故事中闹离婚,全剧就围绕这两件事进行。
应该说这个剧本是既有故事情节,也有人物情感的了,但它仍然是个失败的剧本。因为在故事中,这位警察主人公上班就破案,下班就闹离婚,两方面井水不犯河水,情节主线与情感主线完全不搭界。
我劝他修改一稿,改正这个问题,他很快修改好了又给我送来,但这次修改仍然是失败的,因为他唯一做的,是让警察被老婆闹离婚影响了工作时间与精力,于是变得更忙,经常顾此失彼,就这样忙啊忙,忙了整部剧。
我于是问他,你写的警察闹离婚与破案之间,除了时间、精力受影响外,有什么必然的、互为成败的因果关系呢?
他无法理解,说破案就是破案,闹离婚就闹离婚,明明是两件事,为什么要互为成败?
的确,生活中,可能一个警察的破案工作与闹离婚真的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,但是戏剧不同,戏剧要求主情节与主情感之间必须形成紧密关系,主情节引发主情感转折,主情感的选择又带来情节的变化,二者互为因果、互为成败,否则关系就不成立,就会变成影视业行话所说的“两张皮”。
这方面,还可另举一个例:我的一位导演朋友,前些年拍了一部古装电视剧,当时我就认为剧本存在根本性问题,因为故事的主情节线,是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争夺太子之位,主情感线,是李世民的女儿、一位公主与一名和尚的爱情悲剧。但是,公主与和尚的爱情,却与太子之争没有成败关系,虽然公主对自己的哪位哥哥当太子有情感倾向性,但她与和尚并不能决定其结果,同样,谁当上太子,也不影响公主与和尚的爱情结局,于是故事成了“两张皮”。
反过来,只要通过一些精巧的情节设计,这个故事本来完全可以改变,比如使公主或和尚掌握皇子们的某些命门,从而成为太子之争的关键砝码,而不同的皇子登基,也会决定这段不能见光的爱情是否会被公开,这样,情节线与情感线就互为成败,使剧中人物必须被搅进去而不能自拔了。
结论四:戏剧的主情节线与主情感线必须因果一体、互为成败,形成紧密关系。
案例五:情节与情感的变化,必然体现在人物关系变化上
这个案例来自一位已经被市场认可的年轻编剧,她签约写了一个民国年代戏,戏中有位男主人公,是个音乐家,与一个学音乐的女大学生发生了爱情,这组情感关系是剧本中的主情感线之一。
由于是较有能力的编剧,她给这对恋人间设计了许多爱情过程,分开来看,这些爱情细节也都设计得挺有意思的。
但是综合起来再一看,就感觉不对了。因为从这对恋人一见钟情开始,他们一直就处在你爱我,我也爱你的状态下,所有的爱情细节,都在证明和强化这一点,从头至尾,他们的状态与关系,就是相爱的恋人,没有过任何本质的变化。于是尽管细节设计得不错,看下来却越来越索然无味,感觉两个人虽然经过了很多事,但其实成了静态的人。
戏剧通过故事情节,表现人物情感,而人物的情感,会组织成全剧的人物关系。戏剧的发展过程,其实就是人物关系变化的过程。
所以,我以为,剧本有一个简单规律,你设置的情节事件,最终都应该落在剧中中心人物的关系变化上,每个重大情节段落,都必须以中心人物的关系进入新的阶段为标志。而一旦中心人物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,就是一个情节段落完成了。
反过来,人物关系从不发生本质变化的戏,是静态的戏,也就不成其为戏。或者,一组中心人物不管发生了多少故事,如果相互关系没有发生变化,该戏剧段落就还在延续中。这或者也可以回答许多新手常问的戏怎么分情节段的问题。
结论五:剧本情节最终的落点,其实是人物关系的变化。中心人物关系每次质的变化,就是一个戏剧段落。
案例六:剧本的一切因素,最终都要服务于戏剧主题
有个网友曾给我发过一个剧本,写的是抗美援朝中一场著名的战役。应该说,这个剧本有它的长处,比如对战斗的过程处理,非常符合军事标准。另外,剧本中也有战友之情、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情等等。
但通篇看下来,我却始终不知道这个剧本到底要说明什么。它在情节上,主要表现了志愿军各种很好的战术,它也有一些勇敢的牺牲精神,以及表现团结就是力量。它有爱情,也有亲情,中间还有大段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,甚至还有好几段几近单兵军事教科书的纪录片风格的技术解读等等,结果看来看去,最终不知道剧本到底想说什么了。
所谓戏核要简单,过程要复杂。一个剧本故事,必须有一个根本的主题,这个主题概念不可太过复杂,而剧本所有的情节、情感设计,最终都要服务于这个唯一的戏剧主题,而不可掺杂别的东西。
初学者常常会对情节感到难以取舍,觉得这样的情节也行,那样的情节也行,人物这样发展可以,那样发展也可以。不少情节舍不得丢弃,但写起来又总觉得有点不对味,究其根本,通常都是因为主题未曾提炼好。主题明确了,人物走向、情节取舍都自然会迎刃而解。
或者我另外打个比方:现在每届金鹰节都在湖南举办,金鹰节也搞剧本交易活动,有个环节是让入选剧本的作者上台,用十分钟阐述自己的剧本。这个阐述机会,绝大多数作者发挥得都不佳,十分钟说来说去,总是在介绍自己的故事情节,而一部电视连续剧的情节何其多,十分钟又怎么可能说得清说得完,结果说简单了怕不吸引人,说详细了又说不完,越急越说不清,听得台下的评委一头雾水。
这种现象也存在于网上,我常问网上给我发剧本的作者一个问题:你这个剧本是讲什么的,结果几乎总是引来一大堆情节解释。
但是反过来,我遇到的所有成熟的、优秀的编剧,都能把自己的任何一部剧作,用三五分钟说得非常清楚明白,让人一听就抓住了剧本的核心所在。原因同样无它,主题清晰而已。主题清晰了,具体的情节阐述,甚至只需举一两个例子,因为那只是证明主题的表现手法如何而已。
结论六:剧本必须表现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,剧本中的一切因素,都要为主题服务。与这个唯一主题无关的内容,统统都要去掉。
案例七:主题的背后,表现的其实是编剧对生活的理解
邹敬之先生曾经给戏分过三种层次,我不记得原话,大意大概是:三流编剧写故事,二流编剧写人物,一流编剧写味道。
前两个层次好理解,味道二字,则只可意会了。然而我却以为这定位非常好,意会之下,意韵无穷。
真正优秀的剧本,除了强烈的情节、鲜明的人物情感与性格外,全剧还流淌着一种“味道”,或者说一种一以贯之的气息,这种气息,代表了作品的艺术品质。
比如《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》,就从里到外,从头到尾,流淌着、贯穿着一股它所特有的强烈的“生活味”,使它成为了反映平民生活的电视剧最高成就的代表。
反过来,我们可以看另一部同类型的、也算相当成功的生活剧《亲兄热弟》,其水准就不及《张大民》。原因肯定有多方面,但至少,《亲兄热弟》在情节设置上,不如《张大民》那么生活原滋原味,肯定是关键的原因之一。
《亲兄热弟》里,有几个关键性的情节扣子设计,如四兄弟,从小老四被送人而失散;几十年后,老三得了病需要亲人捐骨髓,老大就打听到了老四,而老四却在坐牢,最后是老四捐骨髓救了几十年不曾谋面的三哥;老四一个混混,后来开个讨债公司就发了财等等,这些相当巧合甚至有点人为的情节,与几乎完全是一种生活流淌的《张大民》一比,顿时透出“编故事”的痕迹来。
更根本的是,《亲》从头到尾,更多只是为了表现兄弟亲情,而《张大民》却把人人都有的亲情仅仅作为一种载体,它真正的重心,放在了小人物对生活的坚强与乐观上。这使二者在艺术层次上,不在同一级别。
也因为此,《张大民》是生活剧的经典,而《亲兄热弟》恐怕只能是一部红一时的电视剧。
同样,因此我们得到结论七:戏剧在情节与情感之外,要力求展现生活的某一方面的真谛,表达作者对生活深刻的理解。
结语:求上得中,求中得下
“我写剧本,只想娱乐一下观众,何必要费神费力去搞什么思想性、艺术性,反映什么生活的真谛?”
“我干编剧这一行,不过是找个饭碗而已,我就想靠写剧本赚点钱,难道不行吗?”
上述这类说法,我常在网上爱好者中碰到。的确,说剧本要有主题,要力求表现生活的真谛,这要求听起来似乎太高,许多爱好者可能会觉得不切实际。我们难道就不能只把编剧当成一个饭碗,能赚到钱就行,我不那么高尚不行吗?
当然行。
但是,如果你仅仅这样想,我却担心这个饭碗你恐怕很难端牢。
影视剧有两重功能,一是娱乐性,二是艺术性(或者说思想性之类,总之就是高雅的那一面吧)。
毫无疑问,娱乐性必须摆在第一,因为一部影视剧作品,哪怕只有娱乐性,也能成为观众接受的作品,而不具备娱乐性的影视剧,意味着没有观众,也就失去了影视剧的意义。
但是,单有娱乐性的作品,却只会成为一种影视快餐,即使娱乐性很强,收视率很高,观众也只会看完就忘。他也许非要守着电视机看完你的大结局,但第二天他就换了频道继续找别的电视剧看,你的作品被他忘到了脑后。
这样的作品,在今天的影视市场上,确实比比皆是。一年下来,收视率不低的电视剧其实并不少,但能给观众留下印象,留下回味,留下思考和长久记忆的作品,却总是只有聊聊几部。不信的话,你不妨回忆一下自己这些年看过的影视剧,是不是有许多当初你看得很来劲的戏,现在你连剧名都想不起来了?而你至今还能记得名字的老剧,是不是和别人有着惊人的重复率。
正是这聊聊可数的、一说剧名大家就都有印象的少数精品,才能奠定一个编剧的业内地位。换言之,你创作的作品再多,如果作品总是过眼烟云,形不成一定的社会反响,你在这个行业内,就总摆脱不了“不入流”的位置。
如果你写戏是为了钱,那么我提醒你,“不入流”的一般编剧,稿酬不会太高。比如我也认识好几个这样的编剧,有的甚至是我的前辈,问世的作品已经很多了,至少好几倍于我吧,但至今仍不免经常处于无活可接的境地,以至常常要拜托朋友们帮忙介绍。即使接到活,稿酬标准也常常低到只有我这个新手晚辈的好几分之一。
你的作品总是一般般,也意味着你随时可以被其他人替代。你在这个行业,不是必不可少。
所以,这里想对新人朋友说一句老话:“求上得中,求中得下。”――人是永远无法达到自己的理想的,最多只能接近理想。
如果你的目标,是只求作品能被拍出来就行,那你的作品可能很难被拍出来。
如果你的目标,只是“一年赚N万稿费”,那这个N万,你也会很难赚到。
反过来,如果你的目标,是创作出真正优秀的、有价值的影视作品,也许你会发现,这个理想非常难,几乎不可能彻底达到,但在接近这个目标的过程中,你会发现,所谓作品被投拍,或者一年N万稿费等等,对你早已不成问题。因为这些目标远低于创作出优秀作品,它们会在你努力创作优秀作品的过程中,自然被迈过去。
求上得中,求中得下,如果你求上,中与下,将不成为问题。
反过来,如果你只求下,你可能什么也得不到。
所以,如果你决定当一个编剧,还是尽量把自己的创作目标定高一些,让作品不光有娱乐性,还有艺术性吧。
哪怕这会让成功的道路变得漫长许多,但这才是正路。
二、写什么剧本
1、怎样选择题材
上次我们谈了“剧本写什么”这个大原则,今天我们进一步,谈谈“写什么剧本”,也就是每个编剧创作第一步,都要面对的选择题材问题。这其实也是许多山寨编剧共同关心的热门问题,我只要上网,几乎每天都会碰到有人问我“现在什么题材比较热门”,或者“我想了个**题材,您觉得有没有前途”之类的问题。但这种问题,我总感到很难回答,因为具体的题材选择,是一件很个人化的事,我并不能越俎代庖,帮人决定。所以,今天在此,我只谈几个选择题材要注意的原则吧。
一:题材无好坏,只看怎么做
什么题材才是好题材?这个问题无数人在讨论。影视行业的每个人好像都在冥思苦想抓热门题材,包括我所在的单位,也定期有题材讨论会,每次都免不了讨论到这个问题。但在这个问题上,我始终是一个异类,每次讨论,我永远只有一句话:题材无好坏。换句话说,只要政策允许做的题材,都是好题材。
比如说,我举个自己的例子。我写《恰同学少年》,选取了毛泽东为题材。这部剧成功后,很多人认为是因为题材抓得好,毛泽东嘛,在国内当然应该是热门题材,火了也是应该的。但一般人不知道的是,其实播出前,这个题材非常不被大家看好,甚至几乎到了一片反对之声的地步,以至投拍时,制作方差点打了退堂鼓,拍成后,央视也拖了一年不肯买。甚至更早,还在开始创作之前,我曾到北京拜访中央“重大办”的专家,专家就告诉我,以毛泽东为题材的影视剧风险极大,多年来只火了一部《长征》,而积压未曾播出的成品却已有七部,原因都是质量太低劣,没有一家电视台肯买。卖出去的里头,也出现过诸如《毛泽东在武汉》这种收视率百分零点几的失败之作(而且是央视播的)。所以,不是说以毛泽东为题材就能保证成功,成功在于你怎么做,能不能做好它。不光我自己这一部,你可以换任何题材,都是这个道理。
比如,同样是抗战题材,既有《亮剑》这样的优秀作品,也会有许多很差劲的影视剧。
同样是谍战剧,既有《暗算》这样的优秀作品,也有数不清的烂剧。等等等等,这样的例子我们举不完。所以,大到“战争题材行不行”、“爱情题材行不行”,小到“我写健身教练行不行”、“我写厨师题材行不行”,这些大家经常提出的问题,其实都不是问题。归根结底一句话:题材本身提供给我们的,只是基本素材,怎样解读、表现素材才是剧本成败的关键。
这是第一,我的总原则:题材无好坏,只看你怎么做。只有在这个总原则之下,才有接下来的其他原则。
二,题材的政策限制
上面说的“题材无好坏”,有个“政策允许”的前提。因为中国大陆有特定的影视政策,这是客观事实,我们必须服从。而许多编剧新人对此或不知道而误触“雷区”,或不了解而夸大了限制程度,搞得忧心忡忡。所以接下来我简要介绍几个主要的限制。
第一,有关重大题材的审查规定。
影视题材在政策上分为重大题材与一般题材。一般题材只要上报简要梗概(约1500字),就可以由省级广电部门立项,国家总局公示。重大题材则要向省、中央两级“重大办”上报完整剧本,审查通过后才能立项。重大题材的审查非常严格,作为一个过来人,我提醒大家尽量绕道行驶。
第二,有明文限制播出的题材。
“涉案”、“反腐”两类题材,多年前政策已有限制,未经特别审查通过,不能在黄金时段播出。而非黄时段受收视影响,卖价上不去,因此,目前制作机构一般不敢做这两类题材,要做也必须是低成本剧,不然必将亏损。
第三,其他受限制题材。
1,婚外恋、第三者之类的题材,近期多次受到总局点名批评,要求限制播出。
2,恐怖、迷信、血腥、色情之类的题材,都不可能通过的。
3,涉及宗教的题材,一般来讲不要去碰。
第四,总局对题材年代的提倡播出比例。
1919年前(五四运动为界线),历史题材,15%(其中古装宫廷内斗戏受限)。1919-1978年(改革开放为界线),现代题材,25%(其中新中国历次政治运动最好回避,至少不作为主要情节)。1979年后至今,当代题材,60%。当然这个规定还没有硬性到全国各台,目前央视受此比例限制较大,省级卫视也受影响,因此还可以作为我们选择电视剧题材时的某种参考吧。对相关政策我也不是全记得,大致如此吧。顺便也说一句,是否会政策“触雷”,有相当程度要看你怎么表现题材。我个人的体会,觉得现行的影视政策远没有许多网上传言那么严酷,只要选择题材时注意一下,创作时心里有个谱,一般不会受政策的太大限制。或者反过来说,政策允许我们写的题材是足够的,保证我们写不完。
三,编剧要选择自己熟悉的、能把握的题材
政策允许只是客观前提,我们知道就行了。接下来,是真正的题材选择基本原则:要选自己熟悉的、能够把握的题材。这话听起来像废话,但个别爱好者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。
比如说,有网友就曾给我发过这样的作品,写美国中情局的特工,剧本满篇都是“杰克”、“海伦”之类的洋人,在纽约城里大展拳脚,飞车、爆炸、救总统、搞定恐怖分子等等。再比如说,我也看过这样的作品,写日本战国时代的大名战争,武田、足利等等人如何厮杀不止。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,最极端的,我还看过有人写《星河舰队》的续集呢。对这些题材选择,我是反对的。编剧写戏当然离不开编造,但前提是你了解、熟悉这个题材,不然就成了人为地胡编乱造。写美国中情局的特工,你了解吗?就算你要写,你写得过美国编剧吗?选这样的题材,显然不是来自生活,而是看多了美国大片、想当然的结果。
当然,编剧不可能了解一切行业、一切人的生活,我说的熟悉与能把握,是指那种生活特质不超出你的掌握之外。比如你让我写个小偷,或者写个医生,虽然我高中以后就不偷东西了,也至今不会医病,但他们的生活本质不出我的认识之外,我能够用这些人物来表达我对生活的理解,所不足的,只是需要查些行业相关资料而已。但你要我写甘地,或者写中情局的胡佛局长,对不起,我肯定不会去写,因为他们的精神特质我根本不了解,我只能去瞎编了。
有过多次,有新人朋友苦恼于不知该选什么题材开始练笔,向我提问,我总是回答说,选你最熟悉的生活开始。比如你是学生,你不妨先写写学校,你是公司职工,不妨先写写公司。因为这些是你最熟悉、最能把握住的生活。如果这些你都写不了,你怎么可能写好汉武帝或者火星叔叔马丁呢?
归根结底,你的剧本是不是好,不在于它讲的是007的还是你家隔壁修鞋的老王,它最终依靠的,是你对生活的理解。所以,你得选择能表现你目前对生活的理解的素材,不然就成了瞎编。
只有当你对生活、对人性有了相当的积累后,你才可以开始天马行空。
四,题材的类型特色
当然,对编剧来说,影视题材也有分类,世上没有万能编剧,我们都得找自己适合的题材类型来写。
我们也经常听到各种题材分类,比如军事、爱情、反特、家庭伦理、青春偶像、古装戏说、民国年代等等等等,有的按内容,有的按时代,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大多数编剧新人也会把自己的作品归入某个这种类别中。但我以为,这些类别区分,本身没有多大意义,或者说,它是我们选定题材后的自然归类,而不是选择题材前的个人特色考量。
类型区分并无一定之规,就我而言,比较看重这样三个区分:
第一,风格上,是“情节派”还是“情感派”。
比方你写个谍战题材,自然要侧重情节性,写个公司白领谈恋爱的戏,则不必处处险象环生、生死悠关。而擅长情节悬念,还是擅长情感纠缠,各人自有特色,琼瑶写不了《暗算》,海岩也写不了《大明王朝》,更不用说我们了。比如我就写不了纯情感戏,而比较喜欢走情节派的路子。而不少女性编剧,则能把情感戏写得很好。这都属于比较根本的个人风格。
第二,年代上,是当代题材还是历史题材。
这也属于个人偏好。比如我偏好历史题材,因为觉得当下的生活,总会使我迷失在太多现象中,而把握不住现象背后的生活本质。而历史年代戏,时间已经帮我去伪存真,让我更容易看清其本来面目。而有些人则反过来,不喜欢资料中死板的人和事,对身边正在发生的人和事则有强烈的感悟。这也是个人风格大的不同。
第三,气质上,是大戏还是小戏。
我以为这个区别更为根本:戏有小戏、大戏之分。寻常情感、家长里短这些是小戏,凝重、深刻,反映社会历史变化的,是大戏。一部戏是大戏还是小戏,一般很容易区分,比如大戏会场面比较宏大、气氛比较凝重,成本比较高,大部分有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等等。但这些并不是最关键的,最关键的是一种气质:大戏重社会,小戏重个人,大戏是黄钟大吕,小戏是轻歌小调而已。比如,《大明王朝1566》肯定是大戏,《蓝色生死恋》肯定是小戏。大、小戏本身并无高低好坏之分。相对来说,小戏更接近普通观众的生活细节,更容易得到观众的接受,大戏则要求厚重,更有思想内涵。
中国传统的评价观念中,一般还是认为大戏的创作难度更高,或者更上台面一点,因此,写大戏也相对更容易得到正统的肯定。比如中国视协最近刚搞的“中国电视五十年全国优秀编剧、导演、出品人评选”,我看那个获奖名单中,专写小戏的编剧(纯情感剧、伦理剧或纯戏说剧等)就不太容易被评上。但这与市场接受程度无关,对市场而言,大戏、小戏无所谓,我只是提出这种区分方式,供大家考虑个人的长处与兴趣。你擅长情节还是情感,喜欢历史还是当代,特别是,你注重感悟个人生活还是描绘社会时代,我以为这些倒是你题材选择时几个可考虑的标准。
五,切忌跟风
前面说到,选择题材是影视市场的热门问题,而其中最热的,就是“现在什么题材热门”这个问题。这一点上,不说编剧,就连许多影视制作方,也不能免俗。我碰到过很多制作机构的老板,参与过很多影视策划会议,其中听到得最多的一句话,就是“现在什么题材热门”。每当听到这种问话,我都会立即表示反对。我以为,这个问题根本不该问。因为这个问题的背后,其实是一种“跟风”思想,说得严重点,就是投机取巧的思想。跟风,证明了你缺乏创造力。而且,跟风的风险,远大于创新。观众永远是喜新厌旧的。
过去,我们的影视产品比较少,观众可选择的有限,对某类题材还可能保持较长一段时间的兴趣,比如曾经风行了十来年的清宫辫子戏等。但随着影视市场的发展,特别是网络时代的来临,观众的兴趣变化越来越快,口味的分流越来越细,影视剧的生产制作周期又比较长,一部电视剧从创意策划到播出,最少一年多,多则好几年,这种情况下,你再跟风所谓的热门题材,一般来说,只会死得很难看。
这不是我危言耸听,无数事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。
比如,自从《亮剑》火了,许多编剧和影视制作机构就把目光盯紧了战争题材,特别今年又是建国六十周年,结果类似的革命战争题材几乎一涌而上。我前年在北京时,有次与几家影视公司老板吃饭,就听他们说到,由于新创作的战争题材跟不上需求,众多影视公司都在争抢老战争小说和老战争电影改编权,不说《红日》、《南征北战》之类名气很大的,就连一些不甚有名的五六十年代的战争小说的影视改编权,都已经被卖空了。我当时就断定,接下来,会有一批影视公司为这种跟风行为遭受重大损失。也因此,我推掉了近期所有找我的战争题材的约稿。
果不其然,没等到今年,去年下半年开始,就有一批军旅、战争题材剧开始积压。有不少作品,事先期望值甚高,甚至本来瞄准上央一黄金档的戏,结果卖不动,少数卖掉的,也落到了省级地面台降价卖掉,而且播出效果也不理想。其中有几部其实质量还不错,如果在《亮剑》之前播出,估计火的就是它了,但现在却播得很一般,收视平平,毫无反响。这还只是开始,我敢断言,今年这个现象会更严重,会有更多军旅、战争题材剧卖不掉,播不出或者播出效果失败。
原因无它,盲目跟风的后果而已。观众已经看了《亮剑》、《大刀》、《狼毒花》等等一堆戏,你再给他更多没有创出新意的同类题材,他当然不爱看了。所以,这里提醒新人朋友,“什么题材热门”这种热门问题,今后切勿考虑。如果一定要考虑,请像我一样,反其道而行之――什么题材热门,我就偏不做什么。我宁愿做冷门题材,因为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在市场上保持特色。
六,题材的生命在于创新
不跟风,意味着选择题材要尽量创新。创新是题材的生命。题材的新有两种,一是素材本身新,二是旧素材从新的角度去解读。
素材的创新这一点,常常会被大家比较重视,如许多朋友会给自己的作品冠以“国内首部反映**的作品”,这都是在突出素材本身的新。找新素材,这当然也对,你第一个来写某题材,当然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。不过素材创新,难度很大,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。真正好的素材,过去却从来没有人想到过,被你想到了,这个机会可不多。反过来,某素材从来没人做成,很可能倒是素材本身并不被观众感兴趣。而且,除非是特别重大的素材,一般素材的新,并不见得能引起观众太多额外的兴趣。比如:你第一个来创作中国航天,拍神六神七,这可能很牛B。但这个机会归你的可能必太小,抢先的只怕会是军方。反过来,你写“中国首部税务干部题材”,或者“首部野外生存题材”、“首部售楼小姐题材”、“首部公交车反扒题材”之类,这样的“首部”倒是容易找,找一万个也找得出,但观众的额外兴趣却未必有多大了。所以,对编剧来说,题材创新的关键,在于第二种,即表现的角度的创新,这才是真正见编剧功夫的。
我举个例子:《金婚》的题材一点也不新鲜,夫妻矛盾、两口子如何过日子而已,但编剧通过选取五十年五十个特定生活矛盾点,给这个题材创了新。
再比如,我曾接触过一个革命战争题材,写红军四渡赤水,这个题材老得不能再老,但作者却改变了表现角度,写的是四渡赤水前,因部队严重减员缩编,红军里的十个连长变成了普通一兵,编成一个“连长班”,专讲这个连长班如何四渡赤水的故事。这就把一个老题材赋予了新的表现角度,使它顿时新鲜了。
所以,我们选择一个题材,要多想想怎么从表现角度上创新,这才是题材创新的关键。
七,题材选择的几个窍门建议
上面谈到的,是题材选择的一些主客观原则。
原则之外,选择某些特殊题材时,也有几个不是窍门的窍门,这里提出来,供大家参考。
1,题材的历史周期性
这一点,主要针对历史与年代题材。
人们习惯于在一定的周期回顾历史,这一点古今中外皆然,因此也会带来部分影视题材的历史周期时效性。换言之,选择历史题材时,有些可以进行周期预测。
比如说,我举央视为例,它就会根据历史周期,有重点地预设重点历史题材。如09年,是建国六十周年,为此,央视就需要提前准备一大批重点剧目,如《解放》、《国歌》等等。10年,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50周年,央视就准备上大型历史正剧《火烧圆明园》,11年,是辛亥革命100周年,央视同样会有重点纪念剧目等等。重大的历史周期纪念日,市场会需要相关历史剧作。如果你喜欢写历史正剧,可以考虑这一点,翻一翻历史书,提前准备。有时候,这种准备是能赚便宜的,比如,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,这本来也是天大的事,国内需要一大批相关题材作品,但上至宣传部门,下至整个市场,都反应慢了,从06年下半年才开始吹风,结果大家来不及,造成今年相当缺乏有力度的作品。而如果你提前开始准备这类题材剧本,哪怕质量一般化,我估计也会有人要的。
2,题材的政策需要
比如,我们仍以历史题材为例吧。
一方面,目前古装剧的播出量受到一定的限制,但另一方面,政策导向却需要某些特定的历史题材配合。比如说,中国政府目前正强调民族复兴,大国崛起,并且强调是和平崛起,作为编剧,我们就可以分析到,中国当前会相对比较需要“和平型”、“中华文化输出型”的历史剧,比如鉴真东渡、张骞通西域、郑和下西洋等等,这些题材就会被中央主管宣传的领导提议到,自然也都成为央视拍摄或筹备拍摄的重点剧目(而且有些还反复拿不出好剧本来,以至迟迟不能上马)。
反过来,你在这种政策需求下,如果还将题材锁定在“冉闵杀胡人”,或者怛罗斯战役之类,这些民族冲突或中外战争题材,拍摄与播出难度就会很大。
3,题材的现实前瞻
中国社会正处在剧烈的变化发展中,如果我们创作现实题材,也应该根据现实的变化发展,来提前准备社会需要的题材。
比如说,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冲击下,中国大批劳动密集型企业破产关停,已经造成了大量农民工失业返乡,而且还有愈演愈烈之势。这时,你还去写农民工怎么去打工的题材,显然就会脱离未来的需要了。反过来,你能不能考虑创作一部返乡农民工重新寻找定位、进行再创业的电视剧呢?写一部剧,给返乡农民工们寻找一些出路,提一提神,同时也鞭策、鼓励政府部门从哪些方面去帮助他们,这不但会是未来市场需要的题材,本来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嘛。
再比如,汶川地震,举世震惊,也造成了几十部反映地震的影视剧同时上马。我当时就断言了,这些跟风作品基本都会死光光。因为影视剧,特别是电视剧的长处,在于表现延续性的状态过程,对于这种突发灾难,影视剧的表现力,根本无法与新闻和纪录片相比。
但是,地震题材却不是不能做了。比如,我们能不能考虑写灾区震后的生活?这种延续性的生活状态,影视剧的表现力,就不弱于甚至强于纪录片了。我想,经历灾难后,劫后余生的人们,需要重建的,不仅是家园,还有情感、生活的方方面面,有无数内容值得发掘吧。人家都写地震那几天,你来写震后几年的重新家园与重新生活,我觉得这才是观众会长久关心的,也是我们这个社会应该对灾区长久关注的、有意义的事情。
所以,写现实题材,加强前瞻性也会有帮助。
4,题材的周期循环
曾经的热门题材,可能会再热,市场对题材的需求可能出现循环,这是我的一个未经证实的观点。这或者有点像股票市场,跌无可跌,就会再涨起来。影视题材也一样,一种曾经热门,后来被观众厌倦的题材,一个周期后,我以为可能会重新热起来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五六十年代,战争片红极一时,结果弄得八、九十年代大家都不看打仗的戏了,直到本世纪,才重新又火了起来。时代的发展,使这种题材循环的周期会更短更快。所以,我建议新人朋友,一种题材热了,我们尽量回避之,而一种题材被冷落许久后,你反倒可以考虑重新做。当然,循环之上,必须有递进,就是说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做出不同于过去的新意。比如五六十年代的战争片,英雄都是高大全,本世纪初的这一波战争题材热,就突破了这一点,做出了新意,所以才能成功。
举个例子:武侠剧曾经风靡一时,而这几年十分落寞了。所以,我甚至有过想法,将来创作一部不同与以往的武侠剧。当然这只是一个念头而已,现在我自己没有时间,但我想,如果哪位能真的写出一部新颖的武侠剧,几年后播出,你很可能会是大赢家。
5,题材的网络化超前选择
这是我的另一个未经证实的观点,而我个人坚信这个观点:影视题材要创新,很大程度上可以学习网络,从目前的网络热门题材中衍生出将来的热门影视题材。原因很简单:一,网络超前于传统影视,本身代表了最先进的需要;二,目前的网民,将成长为未来的影视观众主体。所以,我个人很看好魔幻、架空等等网络热门题材形式,甚至多次想过将来自己也试一试魔幻题材。
下面接着说两个内容。
先谈一个补充内容。提醒大家回避一个误区:不可盲目照搬美剧。
许多网上的编剧爱好者都是年轻人,自己喜欢看美剧,所以在创作中极力模仿美剧。这个现象我见得比较多,所以专门谈一下看法。
也许你觉得美剧比国产剧强万倍,但请注意,中国引进的美剧也有一些,而且都是精品(如《兄弟连》、《绝望主妇》等等),但它们的收视远不及国产剧。甚至电影,现在美国大片一统天下的局面也被打破了,冯小刚的电影,就比引进片票房高嘛。韩国电影现在票房已经普遍超过美国,我相信未来中国电影市场也会一样。
我举个例子,来看中美欣赏习惯的不同。
比如过去,美国电视剧的主流是系列剧,每周一集,每集一个故事那种,连续剧在美国甚至惨到只占10%的市场份额,直到《反恐24小时》问世后,情况才有所变化,但系列剧比例仍远超连续剧。
但在中国和整个东亚,却是连续剧占主体,系列剧一直不见起色。
早些年,就曾有位影视公司的老板,认定美国的今天必然是中国的明天,于是准备投资押宝,专搞系列剧,但当时我就坚决反对。因为这涉及到了不同的文化欣赏习惯。美国电视剧是从过去的肥皂剧起源的,观众已经习惯了系列剧的形式。而中国的电视剧,形式上虽然是从国外学来的,其本质却源于千古流传的评书、话本、折子戏,中国的受众,上千年习惯了“且听下回分解”,这种欣赏习惯的积淀,怎么可能在短期改变呢?所以,在中国,包括中华文化幅射的整个东亚文化圈,连续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,仍将是不可动摇的主体形式。
这是说形式,内容也一样。我们看美片美剧,《越狱》越得很精彩,《星球大战》也很好看,但这些却不一定能照搬过来。观众看美国佬越狱,他觉得好玩,但你把这样的故事、这样的风格搬到中国来,他就未必能接受,就可能觉得太假,觉得中国不可能有这事儿。
中外文化氛围、欣赏习惯不同,题材选择也必然不同,我们不可照搬美剧,这一点,专门提醒年轻的、喜欢模仿美剧的新人朋友。
最后,应天天领导的要求,也对梦工厂版面上部分题材,谈点简单看法。
版面上现有的大部分版友题材,我以为从题材本身来说,都还是不错的。比如:《明天我嫁你》,写婚托故事,我觉得题材本身算是好点子。《雪阻回家路》,表现冰灾,当然也是可行的题材。还有《危城恋歌》等其他几部作品,我觉得从素材上来说,都没有问题,虽然这些都谈不上如何让人眼前一亮,但题材本身是可以的。包括过去谈到过的,遗嘱的那个青春剧本等等,我觉得题材本身都没有问题。
我个人比较喜欢的,是《火锅宝贝》,点子不错,是比较讨巧的好题材,从形式到内容也比较统一。
当然这些题材多少也存在问题,但问题关键不在素材本身,还在于我说的“看你怎么做”上,或者说,如何选取表现角度上,而这一点,不是今天要讲的了。
当然,也有部分题材,我个人觉得可以有不同的考虑。这里也举点例子。
比如:反恐电影剧本《惊天动地》,我以为这个题材就不好,太脱离中国实际,感觉模仿美国大片的痕迹太重,编造感太强。而且有触犯现行政策之嫌,很难通过审查。
再如:《幸福可以重来》,这个题材的立意反一般社会道德传统。电视剧这种大众娱乐产品,一般要求在价值观上,符合传统。这部剧是站在赞成离婚的角度上的,所以创作起来,难度会增大很多,要求很高的水平才行。如果作为电影题材,相对会好一点。
还有电影《离婚》,故事似乎太阴暗,而且生二胎的题材,违反国策,不易通过。另外,不知怎么,为了生二胎而办假离婚,我倒觉得这种题材天生更具备喜剧素质,而不是现在这种黑暗的悲剧。
有部电视剧《坚守》,看了一集,没看明白它说什么,不好发表意见。
重点讲一个《敕勒川》,因为我自己对历史题材感兴趣些,所以讲一下历史题材选择中,一个很常见的问题:要回避一般观众不熟悉的题材。
这部电影剧本讲的是高欢宇文泰的历史对决,但是,说实话,高欢、宇文泰,有几个观众知道是什么人?观众又怎么会关心这段历史和这两人的命运呢?这方面的事例,我过去也碰过到多次,如《汉武大帝》火了后,有影视公司认为“汉朝题材要火了”,想跟风,一盘算,刘邦、吕后、韩信等等汉朝大名人都拍过了,最后只好定了个二流名人题材,拍周勃。我当时就坚决反对。周勃固然是历史名人,但有几个普通观众知道他呢?拍名人,为的是借重名气,所以必须选那种顶级的名人才有效。比方杨贵妃、武则天,拍了无数遍,你再拍一次,虽然可能是生产垃圾,但至少还会有收视。反过来,就曾有公司想创新,觉得武则天拍多了,但每部武则天的戏里,都有个配角上官婉儿,干脆来拍个《上官婉儿》吧,结果惨败。
这种情况网上还有很多,如《冒顿单于》,我看到过至少两部剧本,还有《战神冉闵》等等,甚至某些地方级的历史小名人等,我都见到过。这些题材,一般来说,都是在费力不讨好。你就算是西方,比方拍匈奴题材,人家也永远只拍阿提拉,没见到拍别的匈奴王。所以,历史题材,特别是正剧,要么选最顶级的名人,哪怕是重复,要么完全虚构,不用真实人物。这也是个办法,因为观众因此不期待你讲名人,他的心理预期不同了。最事倍功半的选择,就是选二流名人去拍,因为它不符合观众的期待值,会两头不讨好。
当然上述只是我个人的浅陋之见,可能完全错误,得罪版友之处,敬请见谅。
作者:黄晖
第26届电视“飞天奖”优秀编剧获得者。湖南卫视编剧。湖南华夏影视公司副总经理、艺术总监。湖南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。2007年凭借《恰同学少年》荣获中国电视剧艺术成就最高奖——飞天奖优秀编剧,年末编剧创作的“传奇大戏”《血色湘西》在湖南卫视引起收视狂潮。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