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作者:
- 来源:
- 日期 : 2017-06-07
超级干货||黄晖编剧四步法(下)
三、剧本怎么写——四步法
1、第一步:主题先行
上一次,我们谈了怎样选择题材。一部戏,选好了题材,接下来,就进入了故事的具体构思阶段,比如故事里需要哪些人物,人物相互关系怎样,经过了哪些情节事件,最后达到什么结果,等等等等。总之,要构思出一个各方面要素俱全的完整故事来,才能开始写剧本。这个构思过程非常关键,它决定了剧本的框架和品质,剧本的成败,一半以上就在于这个构思过程的成败。而很多新人朋友可能经常会感到,在这个构思过程,我们的头脑很容易混乱,因为一部戏,涉及的情节、人物常常很多,方方面面都要顾及,弄得我们脑海里一会儿蹦出这个人物,一会儿蹦出那个情节,故事的各种元素,纷至沓来,搅得自己头晕脑涨,条理不清。这种头晕脑涨的阶段,我过去也曾经过,算是感同身受。而我自己,现在也摸索总结了一个剧本构思的“四步法”,即“主题、结构、人物、情节”,四步依次进行。我没有看过戏剧理论书籍,估计某些教材中会有更精到的构思步骤总结,但我在实践中感到,按我这个山寨版的四步构思法,还是能够避免混乱,使剧本构思变得有条理、有步骤的。
这个四步法,次序非常严格,无主题则无结构,无结构则无人物,无人物则无情节,不可颠倒。所以,从今天开始,我们按照次序,分四次来谈这个四步构思法。
今天要谈的,就是四步法的第一步:主题先行。
一,戏剧构思首先必须明确主题,即找到戏核
许多新人朋友,在构思剧本时,常常先下很大的功夫,去想许许多多的人物和故事情节,写抢银行,就挖空心思想劫匪的妙计,写打仗,就挖苦心思想如何抢占敌人山头,写医院,就挖空心思写医生如何治病,等等,深陷其中,满脑子除了人物、情节没别的。我以为这个步骤是不对的。
比如说吧,从中学时写议论文,我们就学过“论点、论据、论证”三要素。这个议论文三要素,同样可以搬到戏剧中,在戏剧中,主题就是你的论点,故事的人物、事件各要素就是你的论据,而组合情节发展的过程,就是你的论证过程。我们都知道,写议论文,要先有论点,根据论点的需要,再去找论据,然后进行论证,而不可能反过来,反过来就乱套了。所以,在戏剧构思中,我同样坚持“主题先行”――构思一个故事,必须在素材的基础上,先提炼一个唯一的、明确的主题,以它为戏剧的灵魂与核心,来指导戏的其他要素。这种“主题先行论”,过去似乎是被批判得很厉害的,说它束缚了文艺创作等等,但是我比较老套,冥顽不化,始终相信主题必须先行。我以为,主题先行本身并没有错,错的、应该被批判的,是对主题僵化的表现形式,比如写一个英雄,就必须高大全之类,那是表现形式出了问题,不是主题先行不对。
二,戏剧主题必须能用一句话表达
当然,戏剧并不是为了讲道理而讲道理的议论文,戏剧在以理性精神为本的同时,还必须通过感性的形式来表现,所以,戏剧的主题表现出来的形式,未必一定要像议论文那么僵化,非要是“团结就力量”,或者“做人要诚实”那么教条,戏剧的戏核,可以多种多样,它既可是一个道理、一种精神,也可以是一个生活思考、一种典型现象,等等等等,形式各异。但不管你的戏核是什么,它都必须简单、清晰、明了,必须是在回答一个核心问题,即你这部戏,到底是要说明什么。
说得严格一点,好的、明确的戏剧主题,会有一个现象:你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。换言之,在结合基本剧情后,你用一句话,就可以让人立即明白你的戏要讲什么,并且产生兴趣。反过来,如果你非得要做一大堆情节说明,才能让人明白你的故事是讲什么的,那么,你的主题提炼肯定存在问题,如果你甚至还要举到许多细节才能说明问题,那就证明你的主题提炼甚至是失败的。
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,比如《恰同学少年》,看过的朋友应该记得,那部剧,讲的是毛泽东他们在第一师范读书的故事,写杨昌济等优秀教师如何培养毛蔡等人,毛泽东等怎么学习,怎么搞社会实践等等,这是它的基本剧情,而它所表现的,是一个现实教育主题,即“老师应该怎么教书育人,学生应该怎么读书成才”。两者结合,这部剧讲什么,就很清楚了。
当然,也可能有朋友会认为,《恰》剧是过去式,观众都看过了,你事后再来总结,不说明问题。那么,我可以再举一个你还没看过的例子,还用两句话,看你能不能明白。
比方我正在写《恰》剧的续集,叫《风华正茂》。这部剧的基本剧情,是讲毛泽东他们从师范毕业后头两年的那段生活,写他们怎么找工作,怎么恋爱结婚,怎么承担起家庭与社会责任等等,而它的主题,同样很现实,即“毕业生应该如何走向社会”。我用这么简单的一句主题概括,结合基本剧情介绍,不知大家是否清楚了这部剧要讲什么。但至少,我过去参加多次题材论证会时,都是这样介绍这部剧,而这样介绍后,与会人员都认为很清楚,而且都表示对这部剧产生了兴趣。
戏剧主题的的总结,有时甚至可以简化成一个词组,甚至一个关键词。
比如,《恰》剧的主题,可以简化为“成才”二字。
而《恰》续集的主题,可以简化为“成人”二字。
而《血色湘西》呢,同样可以浓缩成“血性精神”这一个词。
用一句话概括出主题,这个要求,其实是在要求你的剧本主题必须简单、清晰、明确而已。
大家都可以问一问自己:你的剧本主题,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,让别人听了,立即明白你的故事到底要讲什么吗?
如果还没有做到这一点,就先从这里开始训练吧。
三,提炼主题的作用是什么
为什么我们写剧本要提炼主题?提炼主题,对我们写剧本,真的有什么关键性的作用吗?
有。不但有,而且,主题的作用,不可替代,其重要性,超过戏剧其他一切元素。
对主题的作用,我从三个方面来概括:
1,明确主题,能指导你的素材取舍。
在“剧本写什么”那一讲中,我们已经谈到了这个问题,当时的原话如此:“剧本必须表现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,剧本中的一切因素,都要为主题服务。”当时我们也列举了一些现象,原话这样说:“初学者常常会碰上一种困惑,就是对情节感到难以取舍,觉得这样的情节也行,那样的情节也行,人物这样发展可以,那样发展也可以。不少情节舍不得丢弃,但写起来又总觉得有点不对味,究其根本,通常都是因为主题未曾提炼好,戏核不明。主题明确了,人物走向、情节取舍都自然会迎刃而解。”
我举个我经常举的例子,我的老师盛和煜先生写的电视剧《走向共和》。
《走向共和》是电视剧中的一个特例,它表现的,是1890-1916年,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二十多年的历史进程,在表现形式上,它是一笔历史流水账,剧情一切按历史进程来,甚至连一以贯之的主人公都没有,而这,本身是违背电视剧一般规律的(说明一下:这是编剧功力达到化境后才能做的事,中国目前为止,也仅此一部,我们现在还不能学这种招。起步阶段,还得按照我原来说过的“剧本必须围绕一组中心矛盾人物”来办)。
而晚清到民国,历史现象、历史事件何其多,甲午海战固然惨烈,京剧的兴盛也在同时,袁世凯小站练兵固然重要,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子同样轰动了全国,面对这样一段纷繁的历史,这样一笔流水账,在素材如何取舍这个问题上,主题的提炼,就尤其重要。
所以,在动笔创作之前,核心创作人员整整花了一年的时间进行讨论,最终,才找到了三个字:“找出路”。扩大成一句话,就是“为积贫积弱、生死存亡的中国找出路”。找到了这个主题,素材的取舍问题,才迎刃而解:凡是与为中国找出路有关的重大历史事件,采用。凡是与中国的出路无关或关系不大的,弃之。所以,甲午海战它一定会采用,而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案件,尽管也发生在这个历史时期,尽管也轰动全国,但《走向共和》就不会去表现。
这是第一,明确了主题,才能明确素材的取舍。
2,明确主题,能明确素材的表现方向。
素材本身,只是材料,它完全可以包涵多种因素,也可以有多种解释。
我们仍以《走向共和》为例。
比如说:慈禧太后是什么人?我们可以给出多种答案:独裁者、卖国贼、因爱生妒的女人、失去儿子的伤心母亲、与养子关系不睦的家长、杀人不眨人的恶棍,等等,不同的戏中,她有不同的形象,而且这些形象都没有错,都表现了她的一方面。
再比如:袁世凯是什么人?窃国大盗、政治家、被妻儿蒙骗的家长、精明的城市管理者、中国现代军事制度的创始人、喜欢跟士兵一起吃馒头咸菜的老丘八?这些形象,同样哪个也没有错。
人是复杂的,包括事情可能也一样,一件事,站在不同角度,也完全可以有多种解读。比如义和团运动,你可以认为是民族爱国精神的爆发,他也可以认为是盲目排外的民族愚昧表现,都没有错,角度不同而已。
而在戏剧中,我们只能表现一个角度、一个侧面。
《走向共和》要表现慈禧、袁世凯或孙中山等其他历史人物,或者解读各种历史事件,同样只能表现一个侧面。但有了“找出路”这个主题,就好办了,所有的人、所有的事,都以这个主题为指导,都从“为中国找出路”这个角度来表现:慈禧在用慈禧的方式为中国找出路,康有为在用康有为的方式为中国找出路,袁世凯、孙中山、宋教仁等等,无不如此。所有的事件也一样,都在从“它对中国的出路与前途产生了什么影响”这个角度来表现。
于是,明确了“找出路”这个主题,《走向共和》就明确了两点:1,明确了素材的取舍;2,取进来的素材,明确了表现的方向。最终,当我们看这部剧时,不再觉得它是一笔历史流水账,而是能感觉到它有一以贯之的、强烈的线索与灵魂,虽然它的剧情其实很散,但观众一点不会觉得它散乱。这就是明确主题为创作带来的巨大作用。
3,明确主题,能帮助确定戏剧风格。
有时候,个别网友发给我的剧本作品,会存在风格不统一的问题,这一段悬疑,那一段搞笑,第一集看上去像青春剧,第二集又变成现代启示录了。我以为,这都是由于主题的不明确,结果造成风格只好随情节进展而变化,最后搞乱套了。
要想确定戏剧风格,还要从主题下手,不同的主题,会要求不同的戏剧风格,“为中国找出路”这种主题,必然使《走向共和》采用凝重、沉郁的风格,“学生怎样读书成才”这种青春成长主题,必然使《恰同学少年》走清新、明快的青春剧风格。主题的明确,会帮助你的剧本确定风格。甚至,新手上路时,还可以尝试一种风格定位方式,即“以主题定风格,以风格定开篇”,全剧一开篇,就强迫自己用最符合、最能代表这种主题风格的戏来开场,以便给全剧风格定一个基调。
这个方面,我曾经受过一次比较严格的训练,那就是《恰同学少年》的开场戏。具体例子今天不谈了,留待今后,我们谈“开场戏的处理”时,再来举这个我亲身经历、印象深刻的例子。
四,戏剧主题要关注现实,与观众产生精神共鸣
那么,我们要为自己的剧本,提炼什么样的主题呢?
这没有一定之规,各人可以根据对生活的理解来处理。但有一个原则是共通的,那就是:戏剧主题必须要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,从而与观众产生精神共鸣。换言之,还是那个我重复了无数遍的老词:生活,我们要关注的,是现实生活。现实题材固然是如此,哪怕是古装、戏说、魔幻、搞笑,哪怕你超现实,哪怕你周星驰,哪怕你写的都不是人,是米老鼠和唐老鸭,你的戏剧主题,都必须关注观众的现实生活,反映观众的现实生活,对观众的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,才能引起观众的精神共鸣,你的戏,也才有存在的意义。
我们有很多新人朋友,是经常犯这方面毛病的,一个剧本写下来,看来看去,只讲了一堆故事,不知要说明什么。或者有时候也有主题,但主题陈腐老套,而没有关注观众关心的某个现实人生问题。包括梦工厂版面上,个别作品帖子,也有这个现象,或主题不明,或有主题而其实没有实际意义,让人读了不能接受或没有感悟,这里我不举例分析,作者可以自行估量,大家可以自己去分析判断。
我个人在这个方面,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苛一些,对我的作品主题,我有三条原则:
1,当今社会大家共同认可的;
2,每个人不但希望别人,而且内心深处希望自己也能做到的;
3,实际生活中严重缺失的。
我以为,一部戏如果能找到一个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主题精神,并成功地表达出来,它就一定能得到观众的共鸣。满足头两条,证明它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,符合真善美的要求。满足第三条,证明观众在现实生活中强烈需要甚至期盼,值得我用艺术作品去弘扬。
比如说,《血色湘西》围绕的“血性精神”,就是符合这三个要求的。做人应该有点血性,这一点无疑是当今社会大家共同认可,符合真善美的,而且,大家不但希望别人有血性,内心深处其实更希望自己也能充满血性。但是,在实际生活中,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,因为种种利益得失的考量,我们大多数人,大多数时候,却不得不隐藏甚至丧失了这种血性精神。所以,写一部戏来弘扬这种血性精神,符合真善美,符合观众的心理需要,能引起观众的共鸣,同时,也有它的积极社会意义。
当然,这也许是因为我写的,是相对更大众化的电视剧的原因。我更喜欢昂扬、向上、光明的、有积极意义的主题。毕竟,我们的观众,在滚滚世俗中不免身不由己,一整天为名为利为生存奔波劳顿后,回到家里,坐在电视机前时,我们难道还要让他们看到满眼消极,看到生活中本来躲都躲不开的阴暗,还要从屏幕上扑面而来,使他们明天越发地俗不可耐吗?我倒以为,还是让观众得到一些精神净化,找到一些向上的精神动力,对这个社会更有意义一些。
当然,这只代表我个人,对大家而言,创作的风格、方式各不相同,你不一定要按这三条原则来办,只要记住:主题应该具备现实意义,能引起观众的精神共鸣即可。
五,怎样提炼戏剧主题
讲到这里,戏剧主题的重要性,和对主题的要求,应该已经讲清楚了。但是,对新人朋友来说,难的不是理解主题的重要性,而是怎么才能提炼出好的主题。毕竟,前人写的影视作品已经无数,我们的故事素材,也许也早已司空见惯,在这些司空见惯的故事素材里,我们难道还能提炼出有价值的、有新意的主题精神来吗?
的确很难。但难归难,我们却必须提炼,而且要求新求变。而我以为,素材只是素材,即使是相同的素材,我们也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方式,从而提炼出不同的主题来,它需要的,只是我们对生活有不同的理解。
我举个例子。这个例子,我过去在网上聊天时曾举到过,有现成的文字可贴。我们可以从这个例子,侧面体会一下戏剧主题的提炼方法。以下就是这个例子:
前段时间,有家影视公司找我,也想拍一部以毛泽东为主人公的戏。从《恰同学少年》之后,类似这种红色题材经常来找我。别人找到我,那是看得起我,我没有时间帮他写剧本,只能帮他们做做题材策划。
这家公司要拍什么呢?拍毛泽东在井冈山期间,制定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》那段历史,剧名取得非常好,叫《第一军规》。当时人到了长沙见了面,我说这个第一军规,你们打算说什么呢?他们一口气说了几个钟头,把他们的想法方方面面都介绍了,最后问我觉得怎么样?我当时也不客气,我说四个字就可以概括你们的所有想法:图解政策。
为什么说是图解政策?因为他们基本上就是把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字面内容搬进故事情节。
比方第一条,一切行动听指挥。那就来支红军部队,一开始纪律性不强,乌合之众,结果打败仗。然后总结教训,加强纪律建设,再上战场,好多了。可是关键时刻,头脑一发热又不听指挥蛮干了,结果当然是血的教训,这一下痛定思痛,总结教训,一切行动听指挥,终于,取得了最后的胜利。
这条如此,其他条款也类似,都是这样处理。
当然这样本身并没有错,我来写,也得这样写,但关键在于,写是这样写,想不能这样想。这样写,只是表现手段,是情节设计,这样想,就变成图解政策了。像这样图解政策,多少传统革命老电影里,无数次表现过了,八个样板戏里头的《杜鹃山》,不就是讲的党代表柯香怎么改造雷刚那支农军的吗?观众哪还有新鲜感呢?类似这种例子,我当时举了很多,都是一样的老把戏,屡见不鲜。
而我当时,就追问一个问题:你这个三大纪律八项注意,跟今天的老百姓的现实生活,有什么关系呢?你有什么主题精神能引起观众的共鸣,能指导他的生活,给他们什么精神营养呢?他们说了很久,始终是杂乱的,从军规到军规,回答不上来。
后来我帮他们重新规划了一下,过程是这样的:
第一,跳出军规看军规。
我们别陷在纪律本身字面内容里,先跳出来,找一找抽象概念。我先找了两个关键词:第一,军规是什么?是一种“约束”。或者说“自我约束”,这样,我们找到第一个关键词。
第二个关键词,是“成功”。
现实生活中,我们每个人都盼望成功,这符合观众兴趣和现实需要。
但是,现实生活中,我们大多数人,总是事先重视成功的一个方面:能力。觉得自己能不能成功,在于能力如何。真正到了事后呢?其实很少后悔能力的不足,后悔什么?后悔缺乏约束!
我不知道大家有无这种感受,我自己就有亲身体验。举最小的例子,我就经常后悔,要是上个月少打点游戏少上点网,这几集戏早交稿了!而类似这样的后悔,每个人生活中都经常出现。
我说的这个观点,他们当时很赞同,也都颇有感慨。甚至讲了一些自己身上的例子,有的甚至后果很严重,最终发现人同此心。不但个人是如此,一个单位一个集体也一样,那位来的老总,就为自己的团队缺乏约束力而苦恼而后悔,也举了实例。所以,我们得到结论,人人盼望走向成功,但走向成功的关键,是不能缺少约束。
搞清楚约束与成功的关系,再来看这个题材就好办了。
第一步,把现实生活中,注意是现实生活,一个人、一个单位因为缺乏自我约束带来失败的现象都找出来,归纳总结成几个最常见的原因、现象,这我们能做到。
第二步,把这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,转化成情节,让毛泽东和他的井冈山团队来解决。
毛能把一群标准的乌合之众,打造成了历史上最成功的团队,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碰到过的问题,他绝对都碰到过。他的问题比我们只会多得多,严重得多,所以不用担心不能转化,我们现实中的问题,一定能转化过去的。我们只要注意,毛泽东那个时代特有的、我们今天不会再碰到的问题,我们略写甚至跳过去,我们重点写能关照现实,让今天的观众感同身受的。
这样的结果,观众看的时候,就有共鸣:你看这一段,跟我上次想当主任而不得真是一回事,或者我们单位也有这种问题啊!这样他就要关心你的剧情。如此,使这部剧达到两个效果。
一,告诉大家一个道理:走向成功离不开自我约束。
二,告诉大家具体的方法:怎样进行自我约束(这要求编剧的智慧了,代毛泽东来想办法,因为毛泽东的确做到了最成功,的确有的是好办法)。
把这两条拿出来,观众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,这个题材就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,而且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也不再是图解政策,而是作为一种表现主题的手段,能自然融进剧情了。
简言之,这个策划把《第一军规》,从图解政策式的、历史上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,变成了“成功学教材”这个现代概念。使这部剧从一部普通的历史剧,变成了一部有强烈现实意义的、跟观众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剧。
最后,我跟他们讲,你们这部剧,连宣传词都有了:“第一军规,毛泽东教你成功学。”
所以,写还是那样写,但想不能那样想。情节之上,要有灵魂。故事之中,要有主题。
这个策划,一点具体故事情节都没有涉及,但对方却很满意。
当然,上面贴的,仅仅是一个例子而已。一部剧,要挖掘、提炼出好的、受观众关注的主题精神,肯定有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,而且不论哪种方法,都不会很容易,都要求我们下很大的功夫,对生活有强烈的感受、深刻的理解。但我以为,只要肯下功夫,任何生活素材提供给我们编剧以后,都可以开掘出有意义的主题精神(本来还想举我经过的几个例子,时间关系,就算了)。
有关四步法的第一条“主题先行”,今天就说到这里。今天说的这些,可能有些朋友也会有不同看法,也能举出各种不同例子。的确,也有很多影视作品,特别是电影,主题可能很晦涩,并不明朗,或者有多重主题,需要观众自己去理解感悟等等,要举出这些不符合我说的“主题唯一、明确”的例子并不难。但我要说明的是,与《走向共和》的反电视剧一般规律一样,或者与过去我举到的毕加索画人不像人一样,那都是作者具备了相当深厚的艺术功力,达到了相当的境界以后,才能“无招胜有招”的结果。换言之,大师可以,我们不行,是因为他已经经过了这个阶段,我们还在起步,还要从基本训练开始。
正如我上次说的,哪怕你是未来的王家卫,也请记住,王家卫也是从当武侠剧编剧开始的。我们在飞翔之前,得先学会走,再学会跑。
2、第二步:结构起落
每个故事都会有一个基本的故事结构(或者有其它更准确的定义名称吧,我暂且称之为结构),在我看来,它具体包括两方面:一是故事纵向发展线索的层次化和板块化,二是故事多线索之间的横向搭配。
戏剧结构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,一个故事的结构,我以为就是一个论证主题的过程。因此,剧本选定了素材,确定了主题,接下来,我的习惯是大体形成故事结构,让故事的基本过程符合表达主题的需要。
一,戏剧结构基本原理:起、承、转、合。
中国古人做文章时,有一个很精到的总结,叫“起、承、转、合”,这其实就是论证最基本的结构方式。我以为戏剧可以照搬这个道理,甚至把“起承转合”直接翻译成“产生、发展、高潮、结局”,也说得过去。只是中国理论中的“转”字,我觉得更准确与传神,换言之,在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上,要通过营造“突变”,带来文学高潮。
西方的戏剧理论我不太清楚,我自己写剧本的方式方法,其实更多源于学习中国古典文学,所以我采用这个中国的文学原理来表述:任何戏剧结构从根本上说,都离不开“起、承、转、合”的结构。即:
1,事情因何而起;
2,它会怎样顺势发展下去;
3,由于顺势发展中没有消除根本矛盾,造成矛盾积累直到爆发,带来突变;
4,矛盾的解决与事情的结果。
一部戏,全剧有全剧的起承转合,分开来看,每一情节段落,其实同样是一个起承转合的过程。一个段落完整的起承转合,就形成了一个情节板块,而每个情节板块,都必须与上一个板块形成层次上的递进,最终组合成全剧的起承转合,这是结构的最根本原理。
大家从小都学过起承转合,知道是怎么回事,所以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,就不说了。
二,结构的纵向关键词:起落
戏剧结构最通常表现出来的形式,就是“起”与“落”,或者说故事情节、人物命运的波峰与波谷。我们平时常说故事跌宕起伏,引人入胜,离开了起伏,故事肯定不会引人入胜的。
而要论证一个戏剧主题,同样需要情节的起落。比如我们写一个关于“爱情需要真诚”的故事,那么,故事的结构过程,就离不开“真诚”与爱情的起落关系,比较真诚,带来爱情的起,缺乏真诚,带来爱情的落,彻底的谎言,带来爱情的彻底失败,彻底的真诚,带来爱情的最终成功,几起几落的合理结构,完成这个主题论证过程,最后证明“爱情需要真诚”这个命题。所以从纵向来看,结构其实就是论证主题的步骤而已。
我们都知道,要论证一个命题,不能只从单方面,你说人应该真诚的道理,却只讲一堆真诚如何带来好结果,那说服力是不够的,你必须再从反面来论证,讲讲不真诚会带来什么恶果,两相对比,论证才有力。正因为此,戏剧要打动观众,就必须有正反对比,表现出来就是故事的有起有落,只有一方面的故事,是顺势故事,观众是不接受的。
除了正反对比、有起有落还不够,戏剧还需要程度的递进。比如真诚与欺骗,是正反对比,真诚本身,也有层次之分:有点真诚,比较真诚,彻底真诚,不同的层次,会带来不同的结果。欺骗与谎言也一样,同样有层次之分,正反两面结合成波段发展,故事就会呈现几起几落的完整结构过程。在戏剧中,这种波段发展的层次感要非常分明,不能模糊,而且必须是递进关系,不能周而复始,变成原地踏步。
我以为,设定一个故事的基本戏剧结构时,首先最重要的,就是定位全剧的纵向基本起落。这又包括:
1,为论证主题,全剧需要设定几起几落。
不同的主题与故事素材,对起落层次数量会有不同的要求。以电视剧为例,通常来说,“两起两落”或“三起三落”的基本结构较为常见,太少不足以说明问题,太多则不易表达出层次,容易把观众脑筋搞乱。
起落的数量,首先决定于主题,主题比较浅显清晰,起落数量可以少,主题深邃复杂,可能就需要更多的起落层次来表达。但这并不是标准,能用更少的层次说明更深刻的主题,是我们追求的方向。
起落数量也与篇幅有很大关系,比如两起两落的电视剧,一般篇幅在30集以内,如果篇幅很长,四五十集,恐怕就得三起三落才行了。
2,找到每个起落点,设定关键词。
大的起落,一定会有一个强烈的起落点,也就是一个阶段的结果,这个结果是人物情感与人物命运的质变,而不是量变。凡是同一层次的量变,不管堆积再多,都属于同一戏剧阶段,只有发生了根本的质变,才是一个起落阶段的终点。
比如我们的剧情是一个男人生了病,女人为了救他不顾一切,花光了存款,卖掉了首饰、房子,找兼职打多份工,向所有亲友借钱借到人人都躲她,甚至自己去卖血,等等等等,所有这些都还只是量变,是同一层次的情节。但是,女人最终给别人做了小三,换来一笔钱留给男人,自己从此消失了,男人因此痛恨女人的背叛,从此耿耿于怀,不再相信爱情,这可能就形成了一个情节上的质变。
新人朋友常常出现同层次情节堆积严重,却缺乏质变的递进的情况,要解决这种问题,可以通过明确起落结构入手,你明确了整个故事的起落层次后,接下来,可以设定每个起落的关键情节点在哪里(也就是阶段最强烈的、造成人物关系质变的那个情节),甚至找一个关键词来定位这个点的状态,以便区分。
比如:你写一个团队合作的故事,来体现团结精神,你设定了两起两落的结构,那么,接下来应该找到最强烈的起落情节点,并设定状态关键词,如两落点,前面是“磨擦”,后面是“决裂”,两起点,前面是“宽容”,后面是“生死与共”。落点的状态清晰了,中间的阶段过程就好办了,那只是为了达到这个落点状态的铺垫过程而已。
3,纵向起落的波浪,必须递进。
纵向起落结构中,后面的起落波浪,要大于前面的,而且起落点的高低有严格的要求,即二落低于一落,二起高于一起,每一起落阶段,波浪高低程度大于前一阶段。
更细致一点来说,我们可以用座标图来打比方:我不会在QQ里画图,用文字说吧:
比如,两起两落的结构,全剧的起点,人物情感、关系、命运的数值是0。
一落,数值是-3
一起,数值是+4
二落,数值是-6
二起,数值是+8
大家可能注意到了,第一,故事的发展过程是波浪式的起落,而不是一边倒;第二,即使不论正负,从绝对值来说,每一个起、落阶段,数值也要比前一阶段大,比如一落是-3,一起就要+4,如果一起只是同样的+3,甚至只有+2,尽管它还是高于一落,但戏剧仍会感觉不强烈,让观众不爽。
记住这个规律,并按这个要求严格地执行,你会发现你的戏比较好看。
一般来说,新人朋友在戏剧起落结构这个问题上,容易出现的毛病有两种:
一是顺势思维一边倒,写个高手,就从头到尾高,区别只是越来越高,第一段搞定了一个坏蛋,第二段搞定了一群坏蛋,第三段搞定了天下所有坏蛋。这样不形成起落波浪,而是一边倒的戏不是戏。这就不分析了。
二是虽有起落,但几乎是情节层面的,而不是从主题的层面形成起落,没有从人物的内心深处,从人物的性格、命运的根本上形成起落。这样的戏,虽然是戏,但只有热闹可看,不会真正打动观众的心灵。
我举正反两个例子,来说明之。
正面的例子,比如电影《拯救大兵瑞恩》,它就体现了清晰的、深刻的起落结构。
这部电影讲的是战争与生命、生命与责任之间的关系(我临时来不及总结,先这样说吧)。我们看到,它先加了一个开篇帽子:诺曼底登陆,体现战争的残酷、生命的脆弱,给全剧一个整体气氛,也给人物定下心理状态。然后是真正的剧情,八个兵得到任务,要冒险去救一个兵。
第一层大的起落,前面是大家虽有怨言,但被动机械执行任务。后面是经过一连串的战斗与波折,内部发生深刻矛盾,对任务也产生了深刻质疑。第二层大的起落,前面是他们终于找到了瑞恩,算完成了任务,但剧情一转,瑞恩不肯离开战场。后面是大家决定留下参战,直到战斗结束。
第一层起落,只是在战争的残酷基础上,拷问个体生命的价值,所以剧情围绕的是“应不应该八个救一个”、“士兵与平民的个体生命关系”、“敌人的个体生命应不应该尊重”等。但到第二层起落,瑞恩不肯离开,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,但他们仍然选择投入战斗,小分队的选择超越了个体生命价值的本身,他们选择了为军人的荣誉、为了袍泽的生命,根本来说,为了广义的责任而战。于是,最后一战尽管也很残酷,但我们会觉得它不同于开篇的登陆战,士兵们从战争的机械工具,变成了主动的军人,于是我们感到英雄的责任感远远超越了战争的残酷。同样,全片的情节悬念一直围绕瑞恩能不能被救,但到最后一战时,瑞恩是否会战死,我们却会觉得已经不重要了,因为群体的责任感已经超越了个人的生死。
反面的例子,举个类似的吧。史泰龙也拍过多部战争片,比如《第一滴血》的几部续集,也是去救人,我就觉得场面虽然热闹,但看完没什么意思,因为它为了救人而救人,就是情节的堆彻而已。它虽然也有起落结构,但只是情节层面的,把救人过程搞得跌宕起伏而已,并非主题层面、人性层面上的起落论证。所以,这几部同类型片子,远不及《拯救大兵》。
三,结构的横向关键词:交织
戏剧除了单线索结构外,还常常有多线索结构,除了纵向起落结构,多线索戏剧还有横向的结构交织问题。
1,主附线结构。这种结构最常见,一条主线,配合一到多条附线,附线为主线服务,和主线要形成交织关系。
2,平行多线索结构。除了可能存在的附线外,主线索本身不止一条,形成平行交织关系。
无论哪一种,“交织”都是多线索的结构关键词。
我看过的个别新人朋友的剧本里,就出现过线索间各自平行发展,交织不够的问题。比如我记得本群第一次在线,谈代写遗嘱的那个剧本,就存在这个问题,他写的几个大学生的毕业后生活,就平行多过交织,几个主人公基本上在各行其是。所以我们在结构故事的多线索时,必须时刻牢记,不管线索之间如何平行发展,都是为了让平行发展的人物最终被卷入同一个重大阶段矛盾事件,发生强烈的情感与性格碰撞,最终改变各自的情感与命运。换言之,分,是为了合。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巧妙的典范,大家可以看看美国电影《撞车》,那是一个平行多线索故事,它的交织就极其高明(可能高明到我们难以学会了)。
至于主附线的交织,事例极多,比如《肖申克的救赎》,那个叙事者黑人囚犯,他的命运就形成其中主要的附线,这条线与主人公的交织,也是相当高明的。
纯粹单线索的故事当然也有,比如《亮剑》,但它也会在全剧主线是单线索的前提下,设定一些阶段性的附线来帮衬主线,不然故事就会太单薄无味。
另外,“交织”还可以引申到剧本结构的另一条重要原理,即“情节线与情感线的互为成败”,这一条,我们过去讲“剧本是写什么的”那一讲时,已经讲到过,大家可以重看那一段。
有关多线索的交织,感觉空对空很难具体分析,大家知道原理即可,今天不详细展开了,先谈到这里吧。错谬不当,敬请原谅。
3、第三步:人物设置原则
一,根据主题需要,设好一个有代表性的中心矛盾人物圈
二,人物设置要拉开差异
三,人物出场的个性化,一般通过给人物设定前史来解决
四,主要人物通常在事情起始时处于被动
我一直认为,除了部分喜剧外,一般来讲,主人公还是处于被动较好,当然不是一直被动,所以我说事件起始时。换言之,对主人公而言,最好是人被事所逼,少让主人公自己挑起事。
人物的个性化,这个我过去其实说过,基本原则:人物只有在面临选择时,才能体现个性。
这又包括几条:
1,主人公通常要处于被动,这个我刚讲了。
2,设置不同人物面对同一矛盾,产生不同选择,是体现个性差异化的常用有效手段。
3,只有人物处于困境,产生选择,个性才能鲜明崭露。只有人物处于绝境,个性才能轰然爆发。
其实3和1是一回事。因为3,所以1
除了“矛盾选择”这个根本手段外,还有一些小的技巧性的补充手段,过去我也说过的。
比如给人物设定特殊行为或语言习惯。
口头禅,或很小的具体习惯运作,这是初级的。这个可以分层次,口头禅这种,很多戏里有,不用解释。习惯性动作,这也很常见。
我记得有次有位朋友正好也问到这方面内容,我正好说了关于设置人物特殊行为来加强个性化的办法。
再往上,更高层次,就得往文化上靠。
这两个,没举过例,我用连长班那个故事来举一下。
比如,敌代表人物,川军旅长郭猫子,我建议给他设计一个行为习惯:他是个品酒高手,最爱闻酒,但他从不喝,只闻,滴酒不沾。过去我说过,郭猫子太概念,太单薄,除了“高明的敌军指挥官”一点外,无任何其他内容,这就变成了一个战争机器,作为敌一号,必须加强。办法是两个,主办法,或说根本办法,是给郭设置情感对象,使他的个人情感,有个表现点。这个,我给他设计了一个马伕,他在所有部下面前,永远只有军人的一面。只有对这个年龄很小的小马伕,才会变成一个人,但也只是关在房里,旁边没有其他部下时。次办法,就是给那个品酒习惯。那属于给个人加文化特征。原因,一方面,本来这部剧就苦于要加强茅台酒的因素,正好可以用上。更根本的,我以为这有助于丰富一个冷酷高明的军人的形象。
甚至,我设计他的出场戏,就是在品酒--青杠坡大战,前头打得热火朝天,他出场,就在指挥所里品酒。台词都是在讲酒,当然,酒中真正说的,是战场上的火候。
更更高,刚才说,到情感与价值观层面的,过去我讲过例子。
比如连长班里那个张莉媛的公章行为设计,就是这种例子。这个讲过的,大家应该有印象。
还是要强调一次:矛盾选择才是体现人物个性的根本办法,特殊行为习惯只是很次要的辅助手段。一开始就设计张身边一直宝贝般带着那个公章。那女的对公章有种特殊情感,或者是责任感,舍命也不能舍弃公章。具体表现时,包括公章用什么东西包装,放在什么位置,平时怎样对待等等,这才是特殊行为习惯。
一,根据主题需要,设好一个有代表性的中心矛盾人物圈。
二,人物设置要拉开个性、身份等各方面的差异,使之对比鲜明。
三,人物出场的个性化,一般通过给人物设定前史来解决,再在戏剧矛盾进展中丰富发展。
四,矛盾事件中的选择,是表现人物个性的根本手段。因此,主要人物通常在事情起始时设置其处于被动状态。
五,主要人物的戏剧化转变,必须与故事情节起落结构同步。
这些应该是人物设置的几个根本原则吧。
前史问题,怎么说呢,首先,主要人物要设置前史,这是肯定的,除非你写的主人公是从出生那天写起。
这种前史,也不一定非要都在戏里表现出来,但即使不在戏中表现的部分,编剧只怕也还是多想想,想全面些好,至少可以帮助自己理解人物。
交代技巧上,我觉得与别的戏剧内容的交代技巧也没什么两样。比如忌光靠台词直白地交代等等。
当然要在戏里表现,我是说,哪怕某些戏里不用表现的,我们最好也想清楚。
我记得过去有人问过我这方面的类似问题,印象中,是问人物出场后,台词等等,怎么出个性出差异。我就告诉他,人物出场的个性化,是通过设置人物前史来解决的。
他说到,他写两个很酷很拉风的大四学生,但别人看了后,觉得这两个人像同一个人,开口都一个味儿。
我说,打个比方,还是这两个很酷的哥们,但我们给他们设置不同的人物前史。一个从小大城市长大,父亲是艺术家母亲是市长,叔叔在美国有的是钱还没孩子,把他当自己的孩子看。
另一个,是极贫困的农村家庭出来的。虽然他也非常时尚,从外表上成功地把农村出身掩饰掉了,而且日常在学校特优秀,特注意自己要酷,而且真的很酷。但这两个人的酷,表现出来时,会是一样的吗?可能形式上很接近,而且甚至还是故意写得很接近,但细微处,关键点上的根本区别,肯定能拉开人物的差异。可能例子举得不恰当啊,意思是这个意思。
4、第四步:情节
没有具体理论。情理之中,意料之外,善于利用逆向思维。
作者:黄晖
第26届电视“飞天奖”优秀编剧获得者。湖南卫视编剧。湖南华夏影视公司副总经理、艺术总监。湖南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。2007年凭借《恰同学少年》荣获中国电视剧艺术成就最高奖——飞天奖优秀编剧,年末编剧创作的“传奇大戏”《血色湘西》在湖南卫视引起收视狂潮。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